万益公益 | 发扬军人品质的律界“代言者”——杨秀秦律师“公益帮扶”小记
社会责任2018-11-21
林芍岑 万益说法 2018年11月21日
“我仍然清楚地记得,2002年10月6日《南国早报》头条上刊登了一篇文章《好男儿当兵去》,让当时正在广西大学念法学专业的我坚定报名参军的心。”万益涉军法律服务研究中心主任、广西万益(防城港)律师事务所党支部书记杨秀秦说起择业之路,充满感慨。
图为杨秀秦律师
记者注意到,在杨秀秦的办公桌上,各类报纸、文件材料、办公用具摆放得井然有序,书架上整齐放置着法律相关书籍及各类书籍。杨秀秦对待书籍,如同对待工作和生活,一丝不苟,有滋有味。
热心公益,维护公平正义
2002年,杨秀秦选择投笔从戎,成为一名武警战士。5年的军营时光,杨秀秦一边忙着训练一边忙着自学大学专业知识,却从未感到疲倦。2009年,杨秀秦通过司法考试并成为一名执业律师。
对于杨律师而言,这些年办理的外出务工人员工伤索赔案件并不少。但给他印象较深的是2012年一起劳动者工伤纠纷案件,原告在工作中不慎受伤,要求企业赔偿相应医疗费用却遭到拒绝。
当时,身在防城港的杨秀秦得知原告在贺州市钟山县,他便立即动身前往贺州市。“第二天,我们早上8时从贺州市区出发,下午4时才到达工地与原告碰面。”杨秀秦回忆道。
从贺州市区出发前往目的地,需乘汽车、渡船、骑摩托车,路途遥远,几经周折才到达钟山县城郊外的工地上。到达现场后,杨秀秦详细询问了解事情缘由及原告伤势情况。杨秀秦对记者说:“我第一次去工地的时候就带着准备已久的材料向企业提出工伤赔偿,对方根本不理会。我就坚持着去第二次、第三次……直到胜诉。”通过杨律师的努力,原告最终被认定为工伤,并得到企业的相应赔偿用以后续治疗,病情也逐渐好转。“既然决定开始做公益,就要坚持做下去,力所能及地帮助更多弱势群体。”杨秀秦坚定地说。
脱下戎装换律袍,为践行一份责任
脱下戎装换上律袍后,杨秀秦仍心心念念着军营里的战友们。“在部队时,我发现身边许多战友法律知识比较薄弱,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时,却不知如何应对,让我觉得很揪心。”杨秀秦担心地说。2012年起,杨秀秦便公益担当武警防城港市支队的法律顾问至今,坚持为部队官兵提供法律咨询、法律援助,进行有针对性的法律帮扶,为需要疑难解答的官兵进行免费法律咨询,做一名“代言者”,为需要帮助的人们给予帮助。
军人、军属经常遇到的涉法问题有哪些?可以通过何种方式保护军人、军属自身权益不受侵害?如何扩大为军人、军属提供公益法律援助的范围?
面对接二连三抛出的问题,杨秀秦与律师所3名军转律师积极寻求解决办法。2017年8月,“广西万益律师事务所涉军服务研究中心”挂牌成立。该中心积极采取多种形式为部队官兵、随军家属、伤、病、残等特殊困难的军人、军(烈)属开展公益普法工作及法律援助等服务,依法维护军人、军属的合法权益。当问起杨秀秦提供涉军公益法律服务的意义时,杨秀秦笑称:“我曾经是军人,现在是有着军人经历的律师,我希望能延续战友们对我的信任。”
多年来,凭借优秀的业绩和良好的职业道德,杨秀秦先后获得了2013年、2014年、2017年度防城港市优秀律师;2012年度防城港市检察官与律师论辩赛最佳辩手奖;2015年度防城港市检察官与律师论辩赛最佳风采奖、团体第一名;2015年度代表防城港市律师参加广西检察官与律师论辩赛南赛区第四名、团体优秀奖。